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议网络安全标准与实践

2023-09-18 09:59:26  来源:福州日报

数字空间,如何证明“你是你”?

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议网络安全标准与实践

在网络世界上,你如何证明“你是你”?2023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——网络安全标准与实践分论坛上,中国科学院大学密码学院院长荆继武介绍“数字身份”的概念,他认为,需要“数字身份”的,不只是自然人。

传统社会中通常采用一系列的纸质材料来证明“我是我”。但是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后,身份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,有了另外一种数字化的表现形式,即“数字身份”,但是这个身份在数字时代却面临威胁。

照片、指纹、短信验证等是这个时代验证个人身份的常见形式,但是在荆继武看来,这些单一鉴别技术已经越来越靠不住:“你拍一张我的照片,下一秒就可以用我的照片来刷脸;我用手指比个‘耶’,你就可以提取我的指纹来开门。”

密码的加入成为破解这类数字身份难题的密钥。荆继武以计算机为例说明:“通过可信计算,你得有唯一的私钥,每一个私钥都不一样,借此保护每台机器的差异性。”类似密码保护情形在区块链确保虚拟货币正确转移中也同样适用,对此,他从涉及实体、技术方向等方面给出数字身份技术标准化的思考。

伴随着网络主体和网络应用的爆炸式增长,人、机、物在网络上都是数据,也诞生了另一个问题——“数据的数字化身份”。“数据”成为当天论坛的高频词,在保护数据安全的同时,如何实现对数据科学有效的流通与管理也成为当天热议的话题之一,其中,具体的网络安全标准成为重要指引。

如何将目前的数据“一锅粥”变成分级分类处理?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兼总工程师李京春认为,这是真正挖掘数据流通的关键所在。去年9月,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《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数据分类分级要求》(征求意见稿)给出了指引,“在此背景下,需要建立相关机制、机构、规则,明确责任,比如,规则领域可以尽快细化数据分类分级安全治理标准等。”李京春认为。

在汽车、个人信息、无人机等具体的垂直领域数据的保护与运用上,现场学者、企业代表也结合各自领域的标准实施情况,也给出了许多生动实践。(记者 沐方婷)

【责任编辑:陈颖】